
農村污水處理設備應根據農村具體現狀、特點、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經濟與社會條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處理模式。 一是分散處理模式,即將農戶污水按照分區進行收集,以稍大的村莊或鄰近村莊的聯合為宜,每個區域污水單獨處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處理設備或自然處理等形式處理村莊污水。該處理模式具有布局靈活、施工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有保障等特點。適用于村莊布局分散、規模較小、地形條件復雜、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污水處理。通常在中西部村莊布局較為分散的地區采用。 二是集中處理模式,即所有農戶產生的污水進行集中收集,統一建設一處處理設施處理村莊全部污水。污水處理采用自然處理、常規生物處理等工藝形式。該處理模式具有占地面積小、抗沖擊能力強、運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質好等特點。適用于村莊布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經濟條件好、村鎮企業或旅游業發達、處于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污水處理。通常適合于在我國東部和華北地區村莊分布密集、經濟基礎較好的農村采用。 三是接入市政管網統一處理模式,即村莊內所有農戶污水經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統一接入鄰近市政污水管網,利用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村莊污水。該處理模式具有投資省、施工周期短、見效快、統一管理方便等特點。適合于靠近城市或城鎮、經濟基礎較好,具備實現農村污水處理由分散治污向集中治污、集中控制轉變條件的農村地區采用。
|